马飞,京剧票友,以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戏剧,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

从小,他就被爷爷带着去听戏,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但那份对晋剧的兴趣已经开始萌芽。第一次听到的《打金枝》,让他对绘画和色彩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花脸脸谱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既恐怖又迷人,让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飞的戏曲之路越来越宽广,不仅局限于晋剧,他还接触到了其他多种戏曲,如京剧。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京剧系列节目,其中马连良的声音给予了他启发,从此开启了一段与京剧不解之缘。

在自学京剧过程中,马飞尝试登场表演,在一次年级联欢晚会上,他唱出了自己进入京剧世界的心得体会。那时条件艰苦,但失败并未影响他的决心。他继续学习,并在军训期间展示自己的才华,最终成为大学生的第一位唱 京调者。

尽管家庭并不支持他的选择,但这并没有阻挡住他的脚步。他成立了梨园文化促进社,与武汉市高校中的其他社团建立联系,为推动京剧文化交流而努力。在一次大型演出中,即使面临身体健康问题,也没有让他放弃,最终成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演出,这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京调演唱会之一。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马飞不仅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 京调表演者,还感染并激励了周围的人们。6月11日晚上的那场盛大活动,无疑是这一切努力的一个高潮点,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情感回忆。而对于那个曾经害怕但又好奇的小男孩来说,这一切都是梦想实现的一部分,一段关于追求与热爱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