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8月参加工作起,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从事黄梅戏艺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共发表、出版了黄梅戏史论、民间文学、地方风物、党史人物等方面论文、传记、散文200余篇(册)、约三百余万字。1963年,群盖堂等社出版了他创作、改编的《新拾棉花》、《李益卖女》、《过界岭》和《刘老汉猛斗铁算盘》等小戏、小词4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戏剧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先后出版了他主编撰写的《黄梅采茶戏志》与人合编的《邓雅声烈士及其遗著》(李先念题词茅盾题签)撰写的《五祖寺》主编的《黄梅县志》(上部)主撰组编的《黄梅戲史料專輯》(《湖北文史資料》第49輯)。由他改编的小戲傳統大本戲劇目如被編入至國家級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列。

自建国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追寻黃梅戲流播發展漫長曲折轨跡,他先後踏遍鄂赣皖浙闽湘豫7省56個縣市部分城鎮鄉村,以及黃梅縣所有鄉鎮的大部分村莊走訪與黃梅戲有親缘關係28個劇種480多位老藝人老“文化”老戲迷查閱所到的各省地市縣通志府志縣志及文献資料2500余冊選讀宋元以來野史文人筆記詩詞民間文学解放後戲曲期刊2000余冊研讀传奇杂剧黃梅戲與花鼓诸腔傳統劇目700餘個選錄花鼓诸腔民間名藝人唱腔磁帶29盒。他考證搜集整理相關黃梅戲藝術檔案達350宗千萬字。

50年間,他自費抢救挖掘搜集傳統劇目305本出其中有二十多個劇目為稀世孤本共計600餘萬字1990年至1999年對其中236本出進行整理校勘經安徽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結集為 《黃梅戲傳統劇目匯編》丛书分15集出版計480萬字。此套丛書問世終止了幾百年的歷代黃巷子藝人口傳心授沒有印刷版本歷史完整系統地反映發源地傳統劇目的基本狀態具有較強之美學和史料價值。鉴于其在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の编篡与资料整理工作中成绩卓著1988年10月国家文化部等三部委给予嘉奖证书;几十載不息含辛砥砺執著追求黃巷子藝術受到中國 黃巷子藝術界專家學者充分肯定1991年中國第三次 黃巷子學術研討會給予充分評價稱之为實現新的飛躍準備動力資源。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录海内外30余部辞书著录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