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时,南海观音菩萨便是释迦牟尼佛常随侍的菩萨之一。然而,在中国,我们通常称南海观音菩萨的讲法地为“北海普陀”,其天理地位对应于中国境内应该是东海。那为什么又被称作“北海普陀”呢?称南海观音菩萨为“北海观音”呢?原来,在佛经中,佛陀所讲的“北方的普陀山”,实际上指的是印度的北方,即位于北印度洋上的某个地点。

据《华严经进法界品》记载,阿闹瑟多罗居士向擅财行说道:“尊者,您知道吗?在那座名叫布怛洛迦的地方,有一位名叫不雅从容的大士,您可以去问他。” 不雅从容大士回答说:“那里有许多圣贤和珍宝,那里有一个极其清净的地方,那里的树木都非常谦逊,泉水也都充足。”

我当时是一个孺子,不知这其中奥妙,便渐渐前往那个地方,最终到达了布怛洛迦山。我看到那里的西边岩谷中流淌着泉水,环绕着林间芬芳、草木柔嫩,与左旋布天相映成趣。不雅从容大士就在金刚宝石上坐着,无数菩萨们也都坐在宝石上,对他表示尊敬并环抱,以宣扬无尽慈悲之法,使所有生命得到安抚。

这个不雅世音菩萨的地盘,就被称为布怛洛迦,那里环境优美,有各种各样的花果树林,有柔嫩的小草,还有飞泉和取镜湖相互映照,是一个真正的仙岛。在那里,无数菩薩围绕,不雅世音大士就坐在金刚宝石上,用无尽慈悲之心宣扬他的教诲。

布怛洛迦,又译为补怛洛迦、普陀洛迦等,其意译也有光亮山、仙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严经音义》卷下指出,这里的翻译就是小花树山,因为那里的花朵非常喷鼻,而且气味近乎接触人身。这座山据说位于印度西下行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也就是提纳弗利县的一部分。

《千手千眼无碍年夜悲心陀罗僧经》中还描述了不雅世音大师在普陀洛迦山上的场景:临时释放了无量数量的人类声闻众生和天龙八部神众,都来到这里聚会。当时,大师稀发了一种特殊光芒,让十个世界中的刹土都变成了金色,就像日月之光一样显现出来。这次事件让总持王大士感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并询问释迦牟尼佛这是谁所做到的。释迦牟尼佛回答说,这些都是由古代的一个名叫不雅世音的大士完成的事业,他自古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无量觉智门派,为愿意解脱苦难众生的缘故而不断施展这种强大的法术力量。

此处还有一个重要地点——普陀洛迦宫殿,其中包含了不少数人的故事。在唐朝玄奘法师访问印度期间,他曾参访过这片地区,并记录了这一切。他在《西域记》中写道:

至今尚存一高峰曰布达推,或云补达摩,或云补达磨,此乃巨峰也,其路险峻,如攂剌耶之侧,而其顶池如镜,流入广河二十匝而注入青海。此寺旁有一白玉台,上建精舍,一名供养院,是万民瞻仰圣迹之所。此寺因见此台,因命置塔,以示远近,所以谓之塔台。大德亦言此即可造福及救拔一切罪恶者之所依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