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4年的一场春日里,北京平谷区诞生了一位将来成为国画大家的少年——邢久海。他的师傅王成喜曾被誉为第一高足,对梅花的描绘尤有独到之处。邢久海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接受了严谨的艺术教育,并且成为了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和一名资深的美术教师。

自幼,他便对绘画情有独钟,以梅兰竹菊四物著称,但特别擅长于用笔墨捕捉梅花的精髓。在学习和探索古今名家的技法时,他深受王成喜先生影响,使得他的构图更加精妙,用洗练的手法展现出了梅花那自然而朴实的情趣,为自己开辟了一片独立的画境,形成了贴近大众又富有雅致气息的人文风格。

邢久海不仅以人见仁,以作品闻名,他所创作的作品被视为传递友情与佳节礼物之间无声语言,从美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流传开来,被海外友人收藏。而关于他个人简介及艺术风格的事迹,也被收录进了《当代书画家作品大观》、《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中国书画百杰传世精品集》等权威辞书,以及《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国土资源报》、《生命世界》的文章中。

2004年,邢久海荣获“中国书画百杰”的殊荣,一些其代表作编入邮政明信片系列;2005年,他八幅写意梅花作品甚至入选中华文化名家的专题邮票工程。此外,还有一本以他命名的《邢久海写意梅花画法》,由杨柳青畫社出资出版发行,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并学习这位艺术家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