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明朝时期,历史如同一部交织着荣辱、成败与变迁的巨型小说。从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以至于最终被清朝取代,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翻涌和波折。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位,他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这一年,也是元顺帝逃往上都,史称北元,而明军占领大都,结束了元朝的一切。这一年里,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发生,如定田赋额、编定役法,以及设立卫所制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帝国逐渐巩固自己的地位。在1370年左右,有四月份徐达破敌,并且分封诸王。同时,《大明律》也被颁布,并严格执行海禁政策。此外,在这个期间内,还出现了一些重大案件,如空印案和胡惟庸案,都导致了大量人士遭受株连。

1380年左右,又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发生,比如南京改为京师,同时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度等。而到了1381年的十月份,就有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编制工作,这对于后续的大规模征税奠定了基础。

此外,那个时期还有很多其他事件,比如靖难之役(1399-1402),燕王朱棣起兵北平,最终篡夺皇位,即位为成祖;以及郑和下西洋的事迹(1405-1433)等。

1420年后,大明帝国进一步巩固其疆域,并且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在这段时间内,有多次对鞑靼人的战争,以及多次下西洋探险活动,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繁荣。不过,不断的地理扩张也带来了军事压力和财政负担,这些都是后来导致国家衰弱的一个因素之一。

到15世纪末,大明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在内部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宦官权力的膨胀、地方势力的独立性增强以及农民起义等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为之后的大乱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