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太监们虽然被社会视为不完整之人,但他们却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事实上,在东汉之前,太监仍然保持着男子的能力,但随后便一律废除了。在那个扭曲的心理环境中,他们既要忍受他人的白眼,又要努力爬到皇帝身边,以免一生无望。而那些成功登顶的人,则能仗势欺人。

历史记载显示,不仅秦朝和唐朝有宦官杀掉皇帝的案例,甚至在一些胆小无力的君主面前,这些拥有权力的宦官还能轻易灭国。赵高杀害胡亥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而在唐朝,大约有3位皇帝遭到了太监的手刃,其中包括肃宗李亨,他因阉人李辅国而得以登基,并几乎将所有大权交给了他。

李辅国利用他的权力,将之前对自己不利的人全部处死,还当着肃宗的面杀了皇后,最终导致了肃宗的心脏病发作死亡。接下来的两个皇帝,即唐宪宗和敬宗,也都被身边的太监所暗杀。在这期间,明朝时期尽管也存在大量太监,但他们并没有像唐朝那样手狠心黑。

明代宦官虽然也有专权的时候,比如王振和魏忠贤,但是他们并不敢直接动手对付君主,因为他们需要依靠皇帝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因此,他们往往会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好自己的主子,只有这样,他们的地位才能名正言顺地扩大,而不会因为恐惧失去这一切。

由于这种原因,明代各个阶段发生于更新换代时期得到很好的维护,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剧烈变动。此外,当明朝面临外敌入侵时,这些宦官与大臣共同商议退敌策略,其组织抗敌能力更为出色。这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宦官与其他朝代相比,更懂得如何从中协调利益关系,使得晚期明 朝官场相较于其他时代更加平静。不过,小编不得不感慨的是,对于这些清晰认识自身局限性、巧妙处理内外关系的明代宦官来说,他们确实聪明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