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确有许多才女遗世独立,但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明末时期的叶小鸾。她的名字虽不及李清照那样流传千古,却同样是那个时代的文学瑰宝。然而,关于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人都还未曾耳闻。
叶小鸾出生于公元1616年,是著名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女儿。在她出生之际,叶家的家道中落,她的生活非常艰苦。沈宜修因其表妹张倩倩子女皆逝,加上自身家庭贫困,因此将年幼的叶小鸾送给张倩倩与沈自征抚养。
张倩倩与沈自征对这个养女极为宠爱,并悉心教导。由于叶小鸾本身聪慧过人,从三四岁起就能流畅背诵《万首唐人绝句》等诗词,不留一字一句之差。当她十岁时,张倩倩去世后,她又被接回了父母身边居住。
随后,在父亲和母亲——两位文学大家的影响下,叶小鸾学习了各种艺术知识。她跟随父亲前往金陵,一方面学习作诗写词,一方面展现出了自己天生的才华,即便是在十四岁学棋、十六岁会琴之后,也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精通绘画,使得她的才艺俱佳。
陈维崧在《妇人集》中评价她:“琼章尤英彻,如玉山之映人,诗词绝有思致。”除了文学上的造诣外,她还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有着秀发五黑浓密、身材纤长而度感十足且容颜美丽的一面。这让她的父母感到无比骄傲。
虽然才女也有高傲气度,但史料记载显示,无论是对于金钱还是繁华名利,都不放在眼里,只有雅事雅物才能引起她的兴趣。她性格高远,对待一切都持有一种超脱的情怀。
17岁的时候,当她即将嫁给昆山张维鲁长子的儿子张立平为妻时,这份喜悦却在离婚前五日突然结束了。她早逝,让这一切变成了悲剧。一周后的七日,为她举行葬礼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迹:尸体竟然变得轻盈,就像是没有重量一样。这让人们相信,或许她真的飞升成仙去了。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传奇,让人们至今仍对其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