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大英雄张士诚在暮色中独自思索。齐云楼的火焰映照着他的脸庞,他心中的忧愁似乎随着夜色的深沉而加剧。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投下了绳子准备上吊。就在这危难之际,旧部李伯升赶到现场,将他从绝望的命运中挽救出来。李伯升悲痛地劝道:“九四英雄,你还怕死吗?” 但张士诚坚定地选择了绝食,一直到被押送至建康。
朱元璋派遣李善长试图劝降,但张士诚拒绝屈服,最终在夜色掩护下,用绳子自尽。这位曾经拥有强大军队和胜利果实的领袖,在面对失败时显露出懦弱的一面;然而,当他成为俘虏并决意不屈不挠时,他展现出了真正的大丈夫气概。
对于吴地人民来说,张士诚以宽厚仁慈著称,其治理轻松,不过分苛捐必断,因此人们对他怀有深厚的情感。而明史上的某些指责则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流言蜚语。在他的官员中虽然存在贪污,但并不残暴,也没有滥杀无辜,加上吴地经济繁荣,即使官员爱钱,也远非刮尽一县之物。
相比之下,朱元璋对吴人的恨意达到了极点,因为他们曾为张士诚所用。他依据沈万三家的租金作为标准,对吴地区施加重税,每亩高达七斗五升,并且通过几年的时间几乎消灭了所有中小土地所有者。明朝人贝清江记录道:“三吴巨姓……数年之间既贫或覆,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苏州居民仍然怀念那个时代轻税薄赋的良政,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日,他们会举行烧香仪式,以“九四香”名义纪念那位昔日领袖。此外,从老朱派人劝降看来,他可能想找到一个活生生的俘虏,以证明自己胜过前辈们。但当看到张士诚坚定的态度,老朱怒不可遏,最终命令将尸体击碎并喂狗,这也反映出其残酷与野蛮本性。本文摘自《另类史》,作者梅毅,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