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龙门子,玄真遁叟——明初文采辉煌的文学巨擘
本名:宋濂
别称:宋太史、宋学士、宋文宪、潜溪、龙门子等
字号:景濂,潜溪,龙门子,玄真遁叟等
所处时代:元末至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与时间: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1310年11月4日出生
去世时间与地点:1381年6月20日于夔州病逝,后追谥“文宪”
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被誉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与高启和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和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官职:
曾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其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
主要作品:
《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合集。
人物简介:
原名寿,他聪敏好学,有“神童”的美誉。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高柳贯及黄溍等。元末辞朝廷征命后修道著书。洪武二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他推崇台阁文学,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为台阁体作家提供了范本。在历史上,他是明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由于长孙牵连胡惟庸案被流放茂州,最终在途中病逝,在他的文学事业结束前不久。
相关历史话题: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工作者,与其他两位同时代的大诗人高启和刘基一起,被尊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们共同创造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气息,并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