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并非总被人重视。他的选定继任者遭遇失败,使得隋朝仅存二世而亡。此外,由于唐朝的人们长期贬低了隋文帝的才能和作用,如李世民评价他“心不明”,“欺孤儿寡妇以夺天下”。虞世南则认为杨坚任用外戚导致混乱,而房玄龄更直言:“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唐朝赞赏不已,从而自然而然地贬低了隋文帝。
然而,这种看法在西方却截然不同。《剑桥中国隋唐史》中的学者盛赞杨坚。在2001年,《卫报》评选了世界史上最伟大的100位皇帝时,杨坚在中国皇帝中名列首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杨坚被西方如此高度评价呢?
首先,在一个充满动荡与纷争数百年的时代背景下,他结束了这段混乱局面,并统一了整个国家。他平定江南、安抚岭南,将南北两大地区进一步团结起来。这一成就使得后续的大多数王朝都沿袭这一大一统体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坚就像是第二个秦始皇,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尤其是在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三省六部制度基本形成于他的时期,他废除了北周六官制,并恢复到了汉魏时期那种更加简洁高效的体制。这一点深刻影响到历代王朝。
在地方行政方面,他实施了一项重大变革,即精简州郡县等行政机构数量,从原来繁杂且效率低下的体系转变为只保留州、县两级,更为有效和高效。这一措施极大提升了政府管理工作的质量。
最后,在教育和法律领域也取得显著成就。他创立科举考试制度,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之一,对后来的1300多年产生深远影响。而他还修订并完善刑法系统,让《开皇律》成为古代中国刑事法律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影响到了唐朝,也对后世产生了持久影响。
正是这些成就,让随后的历史观察家们将他视作一个巨大的建筑师——尽管有时候这样的评价并不出现在我们的传记文学之中。但对于那些了解过历史脉络的人来说,他们能够看到的是,那些隐蔽但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步构建起帝国基础之作,是如何被遗忘又重新发现的事实。而对于那些愿意超越表面的读者来说,他们会发掘到隐藏在尘封书页间的一片光辉,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