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先生画赞碑》:董其昌楷书全集中的瑰宝——重现元朝都市和文化的艺术魅力
在董其昌的一生中,官场与隐居交替,就像他笔下的墨水一样,流动而又深邃。明末之际,他辞去湖广提学副使一职,返回家园,这段时光正值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冬季。董其昌此刻五十二岁,是一个小老头,但他的墨迹,却依旧如同春风化雨般洒满了活力。
《东方先生画赞碑》这卷作品,以颜真卿的《东方先生画赞碑》为原模临摹而成。这份仿古之作,不仅展现了董其昌对唐代书法家的敬仰,更是他晚年的楷书代表作之一。在这幅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劲健的笔触,以及意境高远的情感表达。
清代裴景福曾称赞这件作品为“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这样的美誉,不仅证明了董氏楷书的精湛,还映射出他对自然美丽的深刻领悟。而卷首所见篆书“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是一种罕见之作,让人不禁惊叹于作者的技艺。
卷末自识中,我们看到董其昌对于自己的心得体会:“颜尚书此碑,我苏学士亦以所自出。”这里,他不仅承认自己受过颜真卿影响,而且还表现出了对苏轼行楷的一种理解和继承。此外,“丙午除夕前一夕灯下识”这一情景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夜晚,与作者共同品味着那份独特的心灵世界。
《东方先生画赞碑》的背后,还有宋伯鲁、裴景福、华盦道士李玉梅、沈尹默等四位近人的题跋,他们各自留下的文字,如同四季变化中的花瓣,无一不是向这个作品致敬。
今天,这幅《东方先生画赞碑》,已成为董其昌楷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文化价值、史料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都让它在当代显得格外珍贵。不论是作为文人墨客还是艺术爱好者,只要一次细心观赏,便能领略到这份无价之宝带来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