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惟庸的阴谋中,林贤从日本真的“借”来了四百倭奴兵。按照原计划,这些人准备在充当贡使随从时趁觐见之时行刺朱元璋。他们计划是在大殿上奉巨烛时放烟雾和刀剑,以此作为暗杀皇帝的信号。但就在这批日本矬子坐船抵达南京的时候,胡惟庸已经被杀,四百矬子刚上岸就被铁棍打翻,一齐押往云南深山老林去“”。如果现在到云南旅游,看见有哪些人个子矮脸大肉多罗圈腿,没准是这四百倭人的后代。
胡惟庸案揭示了明朝两个阶段的权力斗争。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对待功臣和宰相的手段并非像后世所说的那样血腥残暴。当年,他并不轻易下手,只有在确有谋逆之心或极其严重的问题时才会采取行动。例如,在对付胡惟庸、蓝玉等人的时候,即便他们确实有罪,但株连数万人也主要是由朱元璋个人决定,没有多少客观依据。
胡惟庸本是一个村学究出身,因善于敛财而迅速升迁为高级官员。他曾向李善长献黄金二百两,并将侄女嫁给李善长的侄子,从而获得了家族势力的加强。在洪武十三年,被推举为右丞相,然后又进左丞相位,不久即独掌朝政,但他却用重利引诱徐达门人想让他上告徐达谋反,最终未能得逞。
然而,由于一系列小事,让胡惷急跳风,他不得不匆忙布置内外夹击的叛乱计划。不过,这一切都因他的儿子遇车祸死去而加剧,使他更加恐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覆灭。而关于云奇冲驾事件,也只是史家潘柽章认为是一种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的事迹,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支持。
总结来说,当年的政治斗争虽然复杂且残酷,但也体现了明朝初期权力结构中的某些特点,以及朱元璋个人处理问题的手法。此外,这段历史还提醒我们,对于过去的记载要持怀疑态度,不应盲目接受,而应该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来揭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