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封孚自幼聪明、宽和,被人誉为君子。他仕途多变,先后在慕容垂的朝廷中担任散骑常侍及留台尚书,随后升迁至吏部尚书。在兰汗之乱时,他投奔辟闾浑,并被委以渤海太守之职。直到慕容德军至莒城,他才选择出降。慕容德对他说:“得到青州,我并不感到庆幸,但我庆幸的是有了你。”封孚在此之后,在军中负责重要事务,同时也参与朝内的决策过程,以其谦逊和广纳不同意见的态度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然而,当慕容超即位后,政治局势发生巨大变化。权臣们开始掌控政令,而制度变得残忍无情。封孚与韩倬屡次向慕容超提出批评和建议,但他的声音却未被接受。在一次面对慕容超时,封孚直言不讳地将他比作桀纣,这让慕容超深感羞愧。不过,由于封孚的威望,尤其是在晚年,他依然受到特别优待。
在太上三年的时候,封孚终于安详地去世,他终年七十一岁,其遗体被追赠为太师,并谥号文穆。他的著作流传至今,对历史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关于他的家族,则有着一段悠久而复杂的世系记载,其中包括他的祖父封悛、父亲封放,以及其他多代成员,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网络。
历史评价者如房玄龄等,在《晋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封孚的一生:“他从小就聪敏而且宽厚,有着士君子的品格;既能处理外界的事务,又能参与朝中的密谋策划,无论是高位还是重任,都能够保持谦虚和博采众议的大臣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