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的第四位皇帝刘恒即位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他的父亲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的统治导致了少帝的非法登基。随后,吕产和吕禄试图篡夺皇位,但周勃和陈平的支持下,刘恒成功地消灭了这些势力,并在公元前179年被立为文帝。
文帝深知巩固中央集权至关重要,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他继续执行惠帝时期的一些政策,如减轻农民负担,并亲自参与耕作以做出榜样,这有助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增长。
为了加强边防,他与南越王赵佗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并加强军事准备。当匈奴侵犯汉境,他迅速派兵击退他们。这期间,他废除了许多苛刻的法律,如肉刑和诽谤罪,并推崇平等、缓刑及约法省禁。
文帝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善于选拔人才,比如贾谊、晁错、张释之以及周亚夫等人。他还节俭朴素,不愿意过度奢侈生活,即便是修建露台也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最后,在公元前157年,病逝于长安未央宫,被尊为太宗称号,其子刘启继承了皇位成为景帝,与文景时代一起被誉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