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光绪二十四年参加了院试,并获得了生员的称号。三年后,他考入南昌第府京师大学堂。在那里,他学习并最终毕业于湖南高等优级师范学堂的理科第一班,人们因此称他为“洋举人”。第二年,他前往洪江担任电报局长和税务局长。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罗教铎转行从事教育工作。他先后在长沙省立第一中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长郡学校、明德学校以及妙高峰中学等校教授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在当时被誉为省内教育界的一位杰出人物。
八年后,当湖南省推动驱逐省督张敬尧的运动时,罗教铎与一群学生被选为代表团成员,与北京进行会谈。返回湖南后,当省督派兵搜捕他的时候,他通过密信通知其好友秋(即罗元燮)迅速化装逃脱。之后,他曾担任过多所学校的校长,如湖北旅鄂中学校和长沙省立一中的校长兼董事長,以及妙高峰中学和明德中学的董事。
1921年,在任职期间,罗教铎与教师周方草拟了《湖南平民教育发起辞和实施办法大纲》,该文档由湖南省教育会理监联席会批准。此外,他们还设立了一些平民学校,并开办了一些半工半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同时学习技能。此外,还有一个专门针对女性开设的地方,这里的女孩们不仅可以学习文书工作,还能学习缝纫技术,由李维汉等知名人士授课。
13年间,通过筹集资金并出售个人资产,罗教铎成功扩建了该校,使其能够容纳400名学生。这所私立民范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分为两个班级,一个是高级班用于设计制作复杂衣物,而另一个则是初级班用于制作日常服装或儿童服装。毕业后的女孩们都能独立谋生,而且还有财会专业供她们选择进入劳动市场。
尽管面临失败,但罗教铎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在抗战期间继续运营这所女校。在新化解放前夕,由于健康问题,不得不暂停教学活动。他因病去世于家中,是那年的7月份,全盛时期65岁。当时主席对此表示慰问,并每月向他提供生活补贴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