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变革,开启国运新篇章
在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之初,国内外形势已大不如其曾祖父楚惠王时期。主要变化之一是国外局势:三晋国家日益强盛,而楚国则处于一方弱小的境地。次年,即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在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战败了楚军,其目的是削弱楚国右翼,以解除左翼威胁。然而,在公元前393年的第九年,楚国发动进攻,对韩国进行攻击,并夺取了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一年后,即公元前391年的第十一年,三晋联军再次来犯,大败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和榆关(今河南新郑东北),失去了这两座战略要地。此举不仅损害了楚国的利益,还让魏国占领了原本属于郑国の地方,使得被压迫的状态变得更加艰难。最终,只能向秦國求援,并许诺厚礼以换取支援。
面对这一困境,无力自救的悼王渴望寻找解决之道,但内阁中缺乏有远见卓识的大臣。在屈、景、昭三大家族掌控着各自领域的情况下,他们虽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力,却无法有效应对国家治理和外患问题。这使得悼王感到无比挫折,他心中渴望拥有像先辈那样的贤臣辅佐。他花费多年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人才,但一直未能找到满意的人选。当吴起这个人才突然出现于他的视线之中,他感受到了上天赐予的一份幸运,因此给予他最隆重且尊贵的接待。
随着吴起成为他的重要顾问,一系列变法措施逐渐展开,为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和加强国家防御能力奠定了基础,从而为朝廷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整个社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