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越调的传奇人物申凤梅,她的一生是与这门艺术息息相关。申凤梅,1928年出生于河南,一直与越调相伴。她的故事就像一首曲子,起点是在11岁时开始接触越调,并在14岁时登台演出。她不仅勇敢地面对挑战,还在自然灾害中找到了新的舞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遇见了金凤楼,这位演员不仅赏识她,更成为了她的师傅。
1945年,申凤梅以“铁嗓子大梅”的名号赢得了公众的认可。而两年后,她加入了刘邓大军的胜利剧团,与解放军和老百姓共度难关。在那段时间里,她不断表演,为人们带去欢乐和安慰。
随着时间的流逝,申凤梅进入了项城县的越调剧团,在河南第一届戏曲汇演上她精彩绝伦地表演了《哭殿》和《收姜维》,并获得了一等奖。这为她打开了更多舞台的大门,让她能够更深入地传承这门传统艺术。
为了确保越调能继续流传下去,申凤梅教授自己的技艺给学生,如田根发和李金枝。此外,她还拜访京剧大师马连良学习京剧,使自己的技艺更加丰富多彩。尽管丈夫早逝,但申凤梅依旧坚强,不让个人悲伤影响到自己的事业。
59岁时,申凤梅被选为十三大代表,而60岁便达到了退休年龄。但由于其巨大的贡献,再次被聘请回河南省越调剧团工作。她收养了一位徒弟,即关门申小梅,并最终获得白玉兰奖项,以肯定她的无数努力。
1992年后,申凤梅参与各种交流活动,最终在1995年的周口辞世,但留下了一张河南省电视台录制的越调清唱磁带,是她生命最后的声音。作为一代宗师,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上的挑战,都没有阻挡住她对艺术追求的心火一直燃烧到生命末尾。
如今,我们仍可以通过记录了解这个传奇女性、一个时代精神、一个民族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歌者,用她们的声音永远回响在我们的耳畔,让我们记住他们,他们所经历过的事情,以及他们赋予我们的价值观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关于那位曾经用声音征服世界的人物——女王般的一代宗师,从未真正消失,只是在不同的形式中活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