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
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对语言艺术要求极高,用清壮顿挫的手法,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精度与情感深度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使得他的小令成为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手法,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精度与emotion深度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是历来传诵的大名篇,其中新辞丽句,如“落花人独立”、“舞低杨柳楼心月”,皆为千古佳句,被后人的赞誉备至。而他的名字,即使在苏轼这样的巨匠眼前,也能保持自我,不屈不挠,这种孤傲的情怀,让他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人生观念和艺术追求,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为后来的文学家们树立了一面旗帜,他所创作的小山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部丰富而又复杂的心灵自画像。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与感悟,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