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烧圆明园》:探究历史人物背后的罪责

圆明园的毁灭,犹如一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深刻地烙印在中国民众的心中。小编曾经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篇戏剧作品《水烧圆明园》,却未曾真正触及那个凄惨时刻背后的人物与动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编重新审视了那个事件,才发现自己对当事人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座被毁的皇家花园——圆明园。它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圆明园、万秋园和少秋园,于1709年初建,是康熙四十八年的杰作。这座宏伟建筑不仅集成了江北名胜景色,而且融合了东方典型的园林艺术,被誉为“夏宫”,每年炎热季节,清朝皇帝都会避暑这里处理军政大事,因此得名“夏宫”。

然而,在1860年的7月,一场浩劫降临。当英法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军,他们10月6日攻占了这片神圣之地。次日上午,在总指挥额我金等人的主持下,他们在圆明园召开会议讨论如何瓜分战利品。额我金,不仅是联军中的高级将领,更是这一系列悲剧中的关键人物。他认为,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命运不过是一场游戏,他命令士兵们将整个 圆明宫付之一炬。

两天两夜的大火,最终使这座瑰宝化为灰烬,只剩下遗憾和愤怒。而300多位被困宫女、宦官以及工匠都没有逃脱命运,最终也随着燃烧而去世。此外,还有四个相邻的小型花園——静宜、静漪和静幽,也遭到了同样的破坏。

额我金并没有因为这些暴行感到任何歉意或内疚,他把这一切作为自己的荣耀传颂。但他的结局并不光彩。一年之后,他签订了一系列公约,并且返回英国,却很快就受到女王维多利亚的赞扬,但最终因病去世,只活到52岁。

他的死因则是一个谜。在印度的一个雷电频发的地方达兰萨拉镇,当他居住的小屋突然被雷击致电,而他本人也因此染病,最终没能逃脱那场大火所带来的灾难。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一种宿命般的情感,即便是在死亡面前,也无法摆脱自己的过往错误。不过,这段历史已经过去,我们现在只能沉思那些失去生命的人们,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