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豫剧花旦,历史小品大师
在豫剧的世界里,有一位女演员,她的名字叫做常香玉。她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就像她表演中的每一个角色一样,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现代的光彩。
1923年,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的一个家庭里,常香玉出生。1932年,当时还只有9岁的时候,她跟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学艺。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学习之路。她先后拜师翟燕身、葛燕亭和周海水,这些都是当时豫剧界赫赫有名的大师。
1935年11月,常香玉进入开封闯荡,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创作了一系列新戏。在这些戏中,她以文武双全、生旦俱佳的才华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泗州城》这部作品中,她的小品演技令人瞩目,从此她正式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41年秋天,常香玉初识崔兰田,并与汤兰香重逢,他们合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小品。在1944年的6月3日,她与陈宪章结为连理,这个家庭生活也给她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新的动力。1945年4月28日,他们公开宣布关系,不久后长女常小玉出生,而次女陈小香则在1946年的7月诞生。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常香玉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她不仅是豫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也是中国戏曲研究社和河南豫剧院等组织的重要成员。在这个时代,她参与了许多对抗外敌侵略、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小品表演,如《打土地》、《贩马记》等。
1980年代至1990年代,由于身体原因,常 香玉开始逐渐淡出舞台,但她的影响力依然深远。她还是多次被邀请参加电视节目,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性的活动,比如2004年的“美丽中国·文化遗产”主题展览,以及2019年的“国际女性节”,都曾邀请到她作为嘉宾出现。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屏幕前,都有一位名叫常香玉的人物,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人物——一位用生命去塑造自己,用智慧去传承古韵,用热情去感染世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