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凤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17岁时回家,与亲人借钱做糖果小贩,但因亏本而转入“发字”科班学艺。后来,他改名为“发凤”,并跟随农村班子唱花旦戏,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老旦演员。

他的拿手戏包括《西厢记》、《卖胭脂》、《紫金兰闯宫》等,这些剧都非常受欢迎。在清末民初,他与莫发莺、大眼鸟等几位老旦齐名,被誉为当时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然而,在1946年10月7日,吴发凤因吃蟾蜍肉粥中毒而去世,终年76岁。尽管他生命短暂,但他的艺术成就却深远无穷。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剧本作者和改革者。

在五四运动期间,吴发凤编写了一系列讴歌革命先辈、反封建文化和提倡新思想的剧本,如《林格兰就义》、《新旧婚姻》、《社会钟》等,这些作品大大推动了琼剧向前发展,并使其成为反封建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他还创办了琼崖土戏改良社,不断改革传统戏曲,使之更加现代化。此外,他还出版了一批古装、时装戏剧本,为后来的演员提供了宝贵资源。总计,他创作、改编、移植的古装、时装(文明戏)剧本及演唱剧本达121册,是琼剧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级人物。

正是因为这样的奉献精神和对艺术事业的不懈追求,使得吴发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事迹,让我们铭记着他那颗热爱祖国和热爱艺术的心灵,以及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用自己的方式去讲述吉安故事,用书信形式书写那些深藏的情感与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