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曾用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任领导人。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者,并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列宁遭遇枪击已经多次发生,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918年1月14日。当他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与瑞士党人弗里茨·普拉廷一同乘坐汽车经过一座桥梁时,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人群猛烈射击。尽管普拉廷紧急将列宁头部按在座位下,但自己却被打得鲜血直流。由于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这起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另一次更重要的情况发生在1918年8月30日,当时列宁在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进行演讲后刚准备上车,一位女性上前与他交谈,突然从怀中拿出勃朗宁枪并开了三枪。一发子弹击中左肩,一发穿过颈部并进入胸腔,而第三发却误中了一位正在与他交谈的女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无法立即取出第二枚子弹,因为它位置危险,只好留给他继续工作。在此暗杀事件之后,许多民众开始质疑列宁是否真的安全。
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个女杀手芬妮·卡普兰是真正执行刺杀行动的人物,她是一名社会党成员。不久后她被捕并最终于9月3日被枪决。而当局曾一度宣称布哈林是幕后主谋,但这项指控最终被撤销。此外,有些学者提出另有其人可能涉及暗杀,其中包括列寧的副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爾德洛夫。但由于资料记载存在很多疑点,使得真相仍然是个谜。
这一系列事件加剧了苏联内部矛盾,同时也影响到了他们对于战争努力的心理压力。在暗杀之前,由于健康问题,即便身处战火纷飞之地,列寧本人也已经显露出疲惫。然而,在1922年的4月24日,他接受了一次由德国医生进行的手术才成功取出了颈部留下的子弹。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他的健康问题就此得到解决。在1922年5月至12月间,他连续经历两场严重的心脏病发作,最终导致他停止所有活动。在1923年的3月,他第三次心脏病发作之后,从此一直卧床不起,也几乎丧失了说话能力。这场长期持续到1924年1月21日,当莫斯科时间18:50分,在戈尔基村去世,享壽53岁。
关于这个过程,有些细节因电影宣传而变得深入人们心里。但据报道,当晚11点左右,无论如何都没有听到枪声,只是在有人倒下的时候才开始恐慌。而唯一保持冷静的是巴图林,他搜查了那个女人,没有找到任何可疑物品,但询问她的时候,她只是沉默。她就是芬妮·卡普兰,那个半瞎子的女人,对于这个案件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因为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她为什么会成为刺客?
事实上,就像档案显示那样,那个开枪的是卡普兰几乎是个瞎子。这一点让许多历史学家对整个案件产生了怀疑。随着时间推移,不仅《芬妮・卡普蘭或者誰殺害了維度尼克》這本書成為市場上的暢銷書之一,而且還拍攝了一部電影《維度尼克於1918》,將這個故事展現在大眾眼前,並且教科書裡都提到:“就是這個女人刺殺了維度尼克。”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俄罗斯历史研究人员认定卡普兰为刺客之一,但也有部分专家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基于所掌握的证据相信实际上的刺客或许不是那样的角色,而是其他不知情者的举动造成悲剧。此种假设甚至进一步引申至“克里姆林宫审判”的背景,其确切性依旧是一个巨大的秘密,让这段20世纪史上黑洞般神秘的一角永久化为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