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说中,土地爷是一位掌管土地和农业的神仙,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位慈祥的老者,穿着简朴,有时还带着一些土著的装饰。根据信仰,他能够帮助人们获得丰收,并保护他们免受自然灾害。在许多村庄中,人们会建造小庙供奉土地爷,并在庙旁种植植物或放置水果,以此作为对他的供奉。
地皮神源于古代“社神”,他是管理一块小片土地上的神灵。在《公羊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社者,地皮之主也。”汉朝时期,还有关于社神吸取地皮能量的说法,如《习俗通史·祀典》中的记载:“社者,地皮之主,地皮博大,没有可遍敬,因此启土为社而祀之。”
到了明朝时期,这种信仰更加普及,每个村庄都可能有自己的土地庙。据《金陵杂事》记载,在建文二年(1400年),当北京铁塔正在修建时,就专门设立了一个“地皮堂”来供奉土地爷。此外,《火东日志》提到,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在堆栈和草场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小型的地皮祠。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普遍信仰土地爷,但在地方文化和民间故事中,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通常被认为是天下回护的一位守护神,对于那些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