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卞敦的生平中,他年轻时即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先后在州郡和司空府担任重要职务。他的杰出表现赢得了同僚们的赞誉,东海王司马越甚至将他招募为自己的主簿。永嘉三年,当刘聪率领五万精兵威胁洛阳,卞敦与胡毋辅之共同劝说司马越采取行动抵抗,而不被太尉王衍和河南尹潘滔所接受。在激烈争论中,众人最终支持了卞敦,最终成功地阻止了前赵军队的进攻。

随后卞敦成为汝南太守,并拒绝了司马睿的提名为镇东军咨祭酒一职。他接受征南将军山简的邀请担任其司马。当山简面对流民问题时,卞敦监管沔北七郡并领导江夏相事宜。在两次叛乱中,他都能够迅速平定局势。

建兴三年,当杜弢再次反叛时,卞敦作为征讨大都督参与讨伐,最终帮助平定这场叛乱。此后他因功封安陵亭侯,并继续服务于朝廷,在多个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随着东晋建立,他成为了太子右卫率,但由于未能有效防御石勒的进攻而被降职。

尽管如此,王敦仍然看重他的能力,将他任命为军司。而在元帝统治期间,当祖逖去世后留下的北方边境遭受石勒侵扰时,人们推举 卞敦以镇守边境,以阻止石勒进一步南下。因此,被授予征虏将军、徐州刺史一职。但当石勒进攻彭城和下邳时,由于无法抵御,其位置被降低至鹰扬将军,并调往大司农。

然而,不久之后王敦表彰他,为征虏将军、都督石头诸军事。这使得他在太宁二年升至假节位阶,并担任镇南将军守护石头城。在王敦之乱结束后,他获得尚书身份,并因贡献而封益阳侯,然后转任光禄勋。他还曾担任安南将军、湘州刺史,但最终辞让此职位。

咸和二年,当苏峻与祖约联合起兵反叛时,即便温峤等人带领援兵前往救援建康,也没有得到卞敦提供支持,只派出了少数部队跟随他们。当陶侃提出批评说“阻碍战线,没有勇气”,并请求对其进行审判,这使得他的声望急剧下降。不久之后,被调往广州刺史,但由于病痛未能履行职责。最后,因为没有积极参与讨伐苏峻,被授予光禄大夫及少府称号,不过不久便因为内疚感忧郁而去世,其子孙承袭益阳侯遗产并谥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