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过年时,宫廷中会举行隆重的宴请仪式,作为对新年的庆祝。除夕之夜,皇帝与嫔妃们在乾清宫内共进晚餐,这一场面不仅体现了皇家的大气豪华,也彰显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御膳房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金龙大宴桌上,每样菜肴都是用铜胎掐丝珐琅制成,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除了主菜,还有各种点心、干湿小吃和银碟小菜,让人眼花缭乱。
“转宴”是宫廷中的一个特殊习惯,即将所有菜肴从金龙大宴桌送到皇帝面前的长几上,然后再依次送到各个嫔妃桌上。这一过程象征着整个家庭共同享受美食,并且体现了皇权集中于一人之身。
从宫廷里的食谱来看,尽管繁华,但也保持了一定的节俭。主要以家禽为食,如鸡鸭,以及东北地区特产的鹿肉和狍子等野味。而主食则是各种饽饽,其中包括民间常见的小吃如豆腐、豆汁、拌黄瓜等。
《末代皇帝》中溥仪提到的每天用膳,就像做马戏一样,不乏奇闻趣事。在清朝,对于深夜二点时分开始的一系列礼佛活动,以及三点半吃煮饽饽,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和程序。
对于太监来说,他们不仅要负责侍候,还可能成为帮助皇帝品尝佳肴的人选,如同治帝性急躁,用膳时狼吞虎咽,将金元宝吃下去也是寻常的事。而对于慈禧太后而言,她更喜欢李莲英帮她解围,从而避免尝试那些带有小元宝或其他贵重物品的小零嘴,这种风俗至今仍被一些饭店借鉴,以营造一种历史感和神秘色彩。
最后,在光绪朝,大臣们身着朝服,在太和殿进行正月初一的大宴,由十八位大臣跳喜起舞,再由八位大臣表演骑马围猎场景,为这场盛宴增添了一抹欢乐与活力。此外还有多种舞蹈及杂技表演,一直持续到结束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