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1032年—1067年),即宋英宗(1063-1067年在位),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以仁宗养子身份登基,为宋朝第五位皇帝。
早年被无嗣的仁宗接入宫中抚养,历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等职。嘉祐七年,被立为皇子,改名为曙。嘉祐八年,即位称帝,与辽国和西夏保持了长期和平关系,并命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治平三年病逝于福宁殿,谥号宪文肃武宣孝皇帝。
生性孝顺,对待学问亦有浓厚兴趣。他与母亲任氏及老师有深厚的情感。在他未能亲政前,他一直致力于学习,不参与宫廷政治。此外,他还曾经多次推辞官职,但最终接受了秦州防御使一职。在成为储君之前,他一直在岳州团练使和其他地方官职中担任着他的角色。
当仁宗去世时,曙继承了皇位,即成为宋英宗。他最初因为身体原因,由母亲曹太后垂帘听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掌握了权力,并亲政至治平元年的五月。当时,他正在处理各种国家事务,如疏导洪水灾害和调解两宫之间的矛盾。此外,在他统治期间,还有一场持续18个月的“濮议”事件,这是关于他父亲濮王的地位问题引发的一系列讨论。
然而,在治平四年的正月八日,因病驾崩于福宁殿,其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不过在其生命结束之前,他对自己的女儿们进行了一些改革,使她们能够避免嫁给自己的堂兄弟,从而维护了人伦常序。这一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他的这一举措体现出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深思熟虑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