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才女中的懿宗,李漼(833年-873年),生于籓邸,是唐宣宗的长子。在位十四年,终年41岁。他的即位与统治期间,被后世评价为“器度沈厚,形貌瑰伟”、“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但他沉湎于游宴无度、酒色过度,最终导致了大中之治的消失。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并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

懿宗早期经历,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出生,他的父亲李忱曾被封为光王,而母亲晁氏则是其妾室初名李温。当时,宣宗喜欢第三子夔王李滋,并计划立为皇太子,但由于年龄问题一直未决。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去世,由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即懿宗。

懿宗即位后,不久改元咸通,并将父祖陵墓拜祭一遍,这一行为司马光所称:“拜十六陵,不一日可了。”他沉迷于游乐和歌舞,对宴会、乐舞和游玩兴趣远远超过国家政事,每天举行小宴三次,大宴十几次。他宫中供养乐工五百人,一遇高兴,便赏赐上千贯钱。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耗费巨资,而且影响到了整个官场,使得穷奢极欲成为晚唐社会的一股风气。

在政治上,尽管懿宗对政事不感兴趣,但仍然任用了21位宰相,其中许多人都因贪污腐败而遭到批评。而且,在他的统治下,大臣们更倾向于争权斗志,而非关心国家大计。这一切都加剧了唐朝的衰弱,最终导致了黄巢起义以及朱全忠篡夺政权,从而结束了唐朝290年的历史。

总体来看,虽然懿宗有着高贵的地位和尊号,却因为其个人品质缺乏严肃性和治国才能,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晚唐社会进一步走向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