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皇帝的日子里,除了权力之外,还有着一份不为人知的工资——“俸禄”。清朝皇帝也一样,有他们自己的收入来源。然而,这笔钱用起来还是不够多,所以他们还有一块自己的“小金库”——内库。

内库是由内务府管理的,它负责处理皇帝的一些私产,如田地、生意和当铺等。这些都是皇家的资产,可以说是财源滚滚。但即便如此,到了乾隆朝时期,随着六次江南巡视的花费,大量银两被花完了,因此国库开始亏空。

正当大家都担心的时候,一位名叫和珅的人物出现了。他聪明过人,对财政大有研究。为了解决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将银两作为抵罪方式,即所谓的“议罪银”。这样一来,不仅国库得到了充实,而且那些交纳“议罪银”的官员们也能保住官位,同时还有机会捞到一些额外的钱财。这策略大受欢迎,不仅让和珅成为乾隆最信任的人,也保证了他的政治地位稳固。而对于那些参与者来说,他们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得到一定利益,是双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