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因其忠诚和爱国精神,被国家猜疑而遭到排挤,最终悲剧地自尽于汨罗江。

屈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人民深切的情感和政治理想。他的著名诗篇《离骚》,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

根据史书记载,屈原因忠心耿耿却无法入主政权,渐渐感到孤独与无助。在这样的情绪波动下,他最终选择了以身殉节,以表达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传说中的“涣帼”指的是屈原在临死前所穿的一件衣服,这件衣服如同他的灵魂一样,在水面上漂浮,不断地被江水抛掷,直至最后消失在汨罗之中。

屈原的牺牲精神激励了后来的人们,对他赞颂备至。汉朝时期,即使是皇帝也会尊称他为“文王”,并且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楚国都城郢都附近,使得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世铭记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