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这样一个事实: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是这类中人,康熙帝的头六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殇逝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道光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殇逝总数的一半强。死去这些婴幼儿出生时,他们父亲年龄都很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其所夭亡之六个孩子全是在18岁以前被他生养;雍正帝所殁之三人,是他17岁那年出世的人;清朝前7位君主共计生育21位后代,但到了咸丰时期却仅剩下3位,其后同治与光绪两位君主则无后嗣可传。
这种情况表明,一国之主若早逝,则其遗腹子的存活率将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帝国不断动荡与战乱,再加上政治斗争激烈,这些因素也影响着皇室成员健康状况,从而导致更多悲剧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身为皇室成员,也难免受到疾病或意外伤害影响,而无法逃脱死亡宿命。
此外,这种现象还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环境对贵族阶层家庭生活状态有深远影响。一方面,由于文化观念限制,对女性教育极度重视,她们往往从小便被视为培育人才,而不是真正参与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下,对性行为有一定的束缚,使得不少妃嫔不得不通过秘密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生育欲望,因此在某些情形下,她们可能会更加频繁地怀孕,以此来获得夫君的心意。而且,由于宫廷生活复杂多变,不同妃嫔之间竞争激烈,每个人都会尽力以各种方式来赢得丈夫的情感偏爱,从而增加她们成功怀孕并生产孩子的情况。
因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由于天灾还是人祸,都使得古代中国皇室成员遭受了一系列令人叹息的事情,其中包括早逝以及人口结构上的严峻挑战。这一切都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同时努力改善社会环境,让每一条生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潜能,并享有幸福安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