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这样一个事实: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是这类中人,康熙帝的头六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殇逝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道光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殇逝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死去时,他们父亲年龄都很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他所夭亡的小孩全是在18岁以前出生的;雍正帝所殁的小孩都是他17岁那年出世的。

清朝前7位皇后生育情况各不相同,但平均每位生养21人,但是到了咸丰时期却大幅下降,只有3人,其后同治与光绪两位皇上则完全没有留下后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与享年有一定的关系,如顺治只活24岁,如果能更久寿可能还会添很多孩子。但也不一定,比如咸丰26歲時已有载淳妃,却又在此之后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只能说明他的健康状况恶化。

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情形:皇权虚弱,无力励精图治;国力不足,也使得皇权忧虑,不断劳累,使得身体状态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咸丰与同治那样过度放纵自己的私欲,本身就注定早死而且遗下的孩子也将无法承担起国家重任。这7位君主共计80名妃嫔所产出的孩子,每位妃嫔平均只有1.8个孩子。其中,对于康熙最多子的6个人物包括德妃(孝恭仁皇后的谥号)、诚亲王允祉母亲荣妃,以及敬敏贵妃,她们各自为康熙诞育了6名孙辈。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生产的情况对于那些受宠爱或被宠幸期间的人来说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事实清楚地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多妻制对增加人口数量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