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逝世于604年8月13日,在位期间为581年至604年。他原名普六茹,小字那罗延,是隋朝开国皇帝,并且是汉族人,他的祖籍在今陕西省华阴县。杨坚是北周时期军事贵族杨忠的继承人,其父曾任北周柱国大将军,被封为隋国公。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得到了长久分裂的结束并被统一。杨坚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政策,如选官制度和文化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达到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在开皇年间,隋朝疆域广阔,人口超过700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一个高峰时刻。西方学者视他为“圣人可汗”。

582年的二月甲子之日,北周静帝以杨坚受民众欢迎而禅让帝位给他。经过三次拒绝后,杨坚接受了天命,当即身着常服进入宫中,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将国家称号定为大隋,并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随后,大隋朝进行了多项改革,对中央和地方实行新的制度。在行政方面,将州、郡、县三级制更改为州、县两级制,同时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吏,以此巩固中央集权。

在位24年的文帝于604年8月13日被其次子杨广所杀,最终安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境内西南2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