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杨坚这个皇帝似乎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他的统治被认为是短暂且混乱的,他选择了错误的人来继承自己的王位,最终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不过,由于唐朝长期以来一直在贬低隋文帝杨坚的才能和影响力,这种负面看法也逐渐传遍了整个国家。李世民曾评价杨坚“心不明”,“欺孤儿寡妇以取天下”,而虞世南则指出他任用外戚,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房玄龄更是直接地将他定性为“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

然而,即便如此,在西方世界里,人们对杨坚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一些学者对他的统治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在2001年,《卫报》的评选中,将杨坚列入百位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列,其中还高居中国皇帝榜首。这让人不得不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西方人对杨坚如此推崇?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正值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直持续到汉末,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分裂和战争,而到了隋朝的时候,这种局面才得以结束。通过平定江南、稳固岭南,并且使得北方与南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隋文帝完成了一项类似于第二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

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显著成就可圈可点。三省六部制基本是在他手中形成的。他废除了北周那一套复杂繁琐的官制,而恢复了汉魏时期那种简洁有效的地理行政体系。此外,他还大力精简地方行政机构,将州、郡、县等级缩减至州、县两级,大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轻了人民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科举制度,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之一,其影响力延续到了1300多年后。这一制度对于后来的许多国家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让他们惊叹不已,并引以为鉴。

最后,在法律领域内,他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即修订《开皇律》,这标志着古代中国刑法改革的一个转折点,不仅受到了后人的尊敬,而且直到今天仍然被作为参考对象。在这些成就之下,可以说杨坚确实是一个能够改变历史轨迹的人物,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自然会将其视作秦始皇这样的一位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