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字叔德,是陇西成纪人,也是唐朝开国皇帝。由于他在历史上被视为几个大一统王朝中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开国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准确。相比之下,其他朝代的开国君主往往都极为有名,而他们的儿子则名气小了很多。
实际上,历史上的真正李渊远比许多人想象的厉害多。在出身于如此显赫世家之后,他自然拥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和资本。他的外祖父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与李虎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生有一女嫁给隋炀帝杨广,其次女嫁给了李昞(即唐高祖),三女嫁给杨坚后成为隋朝开国皇后。
这种家族关系已经是硬道理。当时,当年仅15岁左右的李渊见证了隋朝建立,并且在杨广登基后担任荥阳、楼烦两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职务,从升迁路径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但与同期信任的人物相比较,如宇文述和虞世基,我们会发现他的升迁速度似乎有些慢,而且两人之间存在猜疑。
大业九年,随着杨玄感起兵谋反事件发生,李渊奉命镇守宏化郡并兼知关右诸军事。此前,由于史料记载显示,他的起兵其实更多的是被推动而非自愿。当时他私下广交豪杰,并串通晋阳宫副监裴寂、晋阳县令刘文静等人,让他们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走上起事道路。
然而,在大业十三年之前,尽管如此,他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以防万一。他看到杨广乱政之后预料到隋朝可能会灭亡,因此暗中结交各路英雄,为将来的起事做好准备。不过,这样的行为被杨广察觉,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同时让自己的儿子站到台前。这迫使他开始正式起兵。
真正促使他起兵的是当时局势已极度混乱,以及鹰扬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怎样,都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业十四年三月江都爆发反叛导致杨广死亡的时候,他仍然保持冷静,不急于求战,只是在必要时才采取行动,最终成功统一天下。
尽管这样,但处理家事方面则显得不是他的长处。他通常坐在中央调度,而那些关键决战几乎都是由其子弟亲自动手指挥完成。而到了武德六年开始,对这些人的限制就变得十分明显,有时候甚至连突厥南下的命令也不会让其二儿子作为帅领。因此,在玄武门爆发之前的情景远非小说中的描述那样激烈和复杂。
最后,在贞观八年的某个时间里,由于孝顺之心,其二儿子的父亲想要建造一个独立宫殿作为退休后的居所,但这座大明宫直到其孙继位后才完工,而他本人未曾享用过这一荣耀。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他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在曾经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取得辉煌成就,无数英明伟绩留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