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581-618年在位)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受人尊敬的人物。他的继任者选择不当导致了隋朝迅速衰败,最终仅有短暂二百年的存在时间。而随着唐朝的兴起和长期发展,对于隋文帝的评价变得越来越低下。李世民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杨坚“心不明”,而虞世南则批评他任用外戚导致权力的腐败。即便如此,房玄龄也认为杨坚本无功德,但靠诈骗手段才得以统治天下。

然而,这种对于隋文帝贬低性的看法似乎并不被西方学者所接受。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有一位西学者的评论对杨坚给予了极高评价。他结束了自汉末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内战,为天下带来了短暂但显著的和平与统一。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他可以被视为第二个秦始皇。

此外,许多制度都是由杨坚开创或推动实施的一些改革措施。三省六部制,即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体系,是在他的统治时期基本形成的。他废除了北周六官制,并恢复了汉魏体制,以提高效率和简化管理。此外,在地方行政方面,他通过撤销多余机构,将州、县两级作为最终层级,从而提高了政府效率。

更重要的是,他首次提出科举制度,这是选拔人才的一个先进方法,后来影响整个世界13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系统。最后,在法律领域,他修订了《开皇律》,这是古代中国刑事法典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其影响力延续至今,被很多国家称为理想状态下的法律规范。

正是这些成就,使得西方人将杨坚视作一个戏剧性英雄,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能够通过智慧和决断重新统一大陆、建立有效制度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人物。在他们眼中,没有比这更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大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