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先生画赞碑》卷,明末董其昌书,楷书纸本。作为明朝一位久经官场浮沉的艺术家,董其昌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在他亦官亦隐的后半生,往往是:为官的时候,作品稀少;归隐时,又著述丰富。 此卷临唐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该碑在山东陵县),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12月29日(农历),正是董其昌辞去湖广提学副使后之作。文从沈梦认为,董其昌时年52岁,在400多年前算是一位小老头了。
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清裴景福称此作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美。卷首所临碑额“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为其罕见之篆书作品。
卷末自识:“颜尚书此碑,以苏学士書所自出。今仿《画像赞》,犹似伽叶起舞。此事也非偶然。”丙午除夕前一夕灯下识。
这幅《东方先生画赞碑》,早成了董其昌楷书的代表作品。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书法价值,如今身价不可估量,与当代艺术品相比,更显得珍贵无比。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情感,也凸显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关于董其昌的一些事迹,他曾以诗人身份被封为翰林院编修,并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务。他擅长绘制山水风光,以简洁而优雅的手法表达自然之美,同时也展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心灵世界,那种恬静疏旷与温敦淡荡交织出的独特气息,使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和推崇。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今,这些珍贵文献依旧保存完好,是研究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及其文化生活的一个宝贵窗口,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提供了一面镜子。而这些珍贵文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笔墨,都承载着那段历史上人们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痕迹,让我们在欣赏这些杰出的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智慧与才华,还能领略到那个时代众多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辉煌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