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长,一个在后燕时期短暂称帝的僧人,其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年,他化缘于北方的土地,与佛教徒们相处融洽。在公元390年的九月份,当时的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统治这个国家的时候,一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幽州牧慕容隆为了送葬他的夫人,聚集了当地的守宰和郡县官员。当时,一位名叫吴柱的人,来自北平(现在的河北省遵化市东部),他利用这次机会,带领了一千多人起兵反叛,并拥立法长为天子。
他们先攻破了北平郡,然后转向广都(今天辽宁省建昌县),并最终攻克了白狼城,这个地方就成了他们新的首都。因此,法长被尊为白狼城帝。在那段时间里,他在白狼城称王,但很快,就因为他的行为引起了幽州其他地区的不安。许多将军请求慕容隆返回去稳定局势,并派遣军队去征服白狼城。但是慕容隆认为时候已经稳定下来,没有必要采取行动,只派遣安昌侯慕容进率领一百多名骑士前往讨伐。但是吴柱和他的部下很快就败逃,而法长也被捕并ultimate斩首。这段历史记载在《资治通鉴》中,是关于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而又复杂的小插曲。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即使是一个普通僧人的话语也能引发大规模的动荡,而当权者的态度和决策同样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情绪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