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京剧票友的化身,他以对戏曲的热爱和对色彩的敏感,深入了解了京剧中旦角代表的角色。从孩提时代起,他便被爷爷带去听晋剧演出,第一次听到的《打金枝》让他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仅局限于一隅,更是探索了多种戏曲世界。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京剧节目,那里的马连良音配像深刻印象他,使他开始学习马派老生风格——飘逸、潇洒,以自然为本、富有活力。

在自学过程中,马飞尝试舞台表演,最早是在高三时的一次年级联欢晚会上。他唱了一段《甘露寺》,虽然条件艰苦,但这并未阻碍他的进取心。在军训期间,再次登场献唱《淮河营》,赢得掌声,但更重要的是,这让他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接触京剧。

尽管家庭反对和来自社群压力的考验,但马飞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2005年3月,他成立了梨园文化促进社,并招募志同道合者加入。为了推广京剧文化,他组织武汉高校京剧社团联合举办大型演唱会,这项活动吸引了众多高校参与,并成功举办。

面对困难重重,比如身体状况恶化和瘦到60公斤,但马飞从未放弃过。他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精心筹备,在2005年6月11日晚,梨园社在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成功举办了华中地区最大的京剧演唱会。这次盛事激励着周围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用不了多长时间,梨园社就能成为武汉高校 京剧社团中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