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草,豫剧丑角,以河南开封为家。艺名的由来,源于一位李老人的巧思。他原名牛俊国,在和平剧社开始了演艺生涯,随后加入黄河豫剧团,并在鹤壁市定居。自幼学戏,他的老师包括李小顺、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通过广泛学习和融会贯通,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官丑”艺术的楷模。

他技艺精湛,无论是唱腔、念白、做戏还是舞蹈,都有着高超的造诣。他注重程式规范,同时也追求生活气息,使自己的表演既洒脱雅致又不失庄重。此外,他还以《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等作品闻名,并主演并执笔整理了《唐知县审诰命》,该剧曾获得多个奖项。

解放后,一位爱看丑角戏的老人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而牛俊国为了更适合自己这个角色,便改用了“牛得草”作为自己的艺名。这一名字寓意深远,象征着他如同小牛一样辛勤耕作,为人民服务。而他的一生也确实充满了对国家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怀。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如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和团长,还担任过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以及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等职。在他的每一个角色中,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能流露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1998年5月30日,牛得草因病逝世,当时已是65岁高龄,但他的精神与成就依然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在记住他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同时,我们也要铭记他的这些宝贵教训,用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为人民带来更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