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神秘实验室里,连德伦,一位高级工程师,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穿越时空的传奇。他的足迹可以追溯到1956年,在广州培正中学初中毕业那一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时代。他没有停下脚步,紧接着在1959年从广东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再次迈向更高的学术殿堂。
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华南工学院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而到了1967年,他又获得了信息论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一段旅程。然而命运总是在转弯处等待着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连德伦在上海警备区崇明岛富民农场劳动,这是一段特殊而有意义的人生篇章。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针灸,还研制出了电针电疗仪,为部队卫生所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他于1970.5年开始在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工作时,他带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技术能力,为载波机、抗电磁干扰以及光纤通信等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84年的某个时候,当科学与技术再次邀请他走进新的实验室时,连德伦选择留下来,以一个更加专注于医疗科技发展的心态继续前行。
如今,在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那个曾经的小小助手变成了引领者,一位将医学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大师——连德伦。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这个实验室永恒传说中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