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自号秋思,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广为流传。马致远有杂剧十五种,其中《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七种现存至今。他的散曲也极受欢迎,《东篱乐府》收集了104首小令和17套套曲,是其散曲作品中的代表之作。
马致遠的劇本多以全真教為主題,全都圍繞著道士的故事展開。在他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開始重視遵循漢法並任用漢族文人,但這種政策未能普遍實施,這對於漢族文人來說既帶來了一絲希望,又增添了更多失望。
馬致遠年輕時曾經有過仕途上的抱負,但他的詩歌創作幾乎沒有得到認可。他曾在官場上擔任一些小職位,但這段經歷對他而言仍舊不滿意。在這樣的一生中,他逐漸感到挫敗和厭倦,一方面抱怨世態炎凉,一方面則宣稱看透了世俗的名利地位,並且在道教中尋求解脫。
《汉宫秋》是馬致遠早期作品,也是其最著名的一部戲劇,它講述的是王昭君出塞與親南匈奴單于的事跡。原史記載此事簡單無奇,而後世筆記、小说、詩篇及民間講唱文学則加以渲染,使之變得更加動人的故事。此外,《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更是在历史事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节,使之充满戏剧性。而馬致遠在《汉宫秋》一劇中,将这一历史背景进行了进一步虚构,将昭君出塞变成了为了应对匈奴压迫;将毛延寿求贿失败后的昭君逃往匈奴引兵攻打;将元帝描绘成一个软弱无能却又深爱昭君皇帝;最後將昭君結局改為投江自盡。这使得《汉宫秋》成為了一個假借歷史背景的大量虛構宮廷愛情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