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德国对波兰宣战,二战爆发。1940年,意大利加入战争,对法国实施打击,同时在北非与英法作战。随着意大利在北非的形势不利,德国派出了非洲军团来援助意大利,并任命隆美尔为指挥官。在早期阶段,隆美尔取得了一系列战术上的成功,改变了北非的局面。但是在北非战争初期,英国调来了蒙哥马利担任英军指挥官,并在两次艾丁顿会战中大败隆美尔。为什么隆美尔会败给蒙哥马利?和平时期,没有仅凭瞧瞧指挥官的人物魅力,还有各个环节的供应问题。

德国北非军团在艾丁顿会战后期特别困难,最明显的是补给问题。在到达北非以及供给给德军的补给特别短缺,每月取得的补给动摇幅度也很大。意大利为了将补给运过地中海,在船运上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他们还要为自己的军队供应补給。在艾丁顿会战开端那天,即10月底,德军只得到了1.5万吨补給。而到了11月便是2.1万4千400吨,再到12月,那一数字就接近零。就在盟軍攻勢發動時刻,那时候德軍燃油极端不足,以至於不得不使用空運運輸了100吨燃料到托布鲁克港,但為此 德軍補給無奈地變得不足,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控制戰場上的主动权。

相反的是英軍那边,由于水兵对于造海权的把握,以及印度支那地区提供增援部队和补給等等因素,使得盟軍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补給行动可言。

兵力方面,比如说双方总共有6万人,其中包括了约3,500名意大利士兵、2,900名奥地利士兵、700名匈牙利士兵以及其他国家士兵;而英国则拥有19.5万人。此外,在坦克数量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尽管德国只有273辆可以使用的坦克,而意大利有289辆,但这些坦克都是老旧且质量参差不齐;而英国拥有的1038辆坦克,则包括252辆M3 Lee坦克、170辆M3 Grant坦克、294辆十字弓式IIA/IIA*重型坦克、119艘斯图亚特III轻型坦克及194艘瓦伦廷自行火炮等多种类型和高性能装备。

此外,由于盟军占据了北非上空的大部分飞行权,他们能够随时提供对付敌人的空中支援。这一切都导致,当战斗进入尾声的时候,即使是像隆美尔这样杰出的将领,也无法再次迎头赶上那些拥有优势设备和充足弹药支持的小阿瑟·蒙哥马利所率领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