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壮阔的自主潮流,许多殖民地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抵抗外来束缚和国家自立,其中印度的独立尤为引人注目。它与其他国家浴血奋战以求和平不同,它更多依靠非暴力手段。其中最著名的是圣雄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以及“绝食”抗争方法。“绝食”也能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自立的斗争,那种方式令人难以置信。在家庭生活中,妻子打骂丈夫,小孩不听话,倔犟的人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我们家里多久了便受不了了,我们怎么威胁谁呢?但印度圣雄甘地采用这种方法,是有底气和国内情况支持的,那可不是在玩游戏。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这一运动是由甘地发起的,作为印度国民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种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甘地倡议以非暴力的方式抵抗当局、构造、法庭、教校,并进行总罢工、抵制英货、税务抵制等非violent resistance行为。这一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长期而持续,不使用暴力,其劣势是极大程度上遭受了英国殖民统治,但激发了印度国民士气。但其弱点也很明显,它有着极强的地层范围性,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对于那些超出非violent局限的人们奋斗持仇视态度,因此无法有效与英国殖民主张作斗争,使得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没有利于国民真正获得自由。

然而无论如何,“非violent不合作”的思想在印度谋求民族解放和国家自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倡导者甘地也被印度国民尊称为“祖母”,深受国人的仰慕与爱戴。圣雄甘地说过:“尽食是一种精神上的炼狱”,他的一生都在传播这一理念,他一次又一次进行绝食,以此来体现心灵中的谅解之心,并感染人们的情感。他有一辈子的记录,有18次绝食,每一次都是为了不同的原因。

1933年,当英国政府实施限制政策时,甘地说:“我将继续用我的身体作为武器,与我所爱的人们同行。”他的这种行动一直持续到1947年8月15日,当时英属印尼宣布独立,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此刻,让我们回顾一下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一切发生了什么变化?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之间,大帝国崩溃的声音不断响起。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一些曾经的小小王朝,如奥匈帝国、小亚细亚土耳其帝国相继倒台,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予这些列强沉重打击,使得它们再也不能维持前所未有的霸权。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1939-1945年的全球冲突,更彻底摧毁了那些曾经认为自己不可动摇的大帝国,如德意志第三reich(纳粹德国)、日本军阀政权,以及法国的大革命共和国等。这些事件使得国际格局发生翻天覆地般巨变。

随着这个过程,一些地区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比如1789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她成为第一个成功建立现代民主政治体系的国家;1812年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度;1867年加拿大人选举产生第一位自治政府官员;1876年巴西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大陆国家;1900年澳大利亚获得自治……每一步,都向着更广泛自由和平等迈进。

最后,在这样一种充满挑战性的环境下,加上国际国内形势剧烈变化的情况支持下,“苦天”提出的“尽食”、“绝食反抗头脑”,才能够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发挥如此重要作用,将那股力量带入历史舞台,为所有渴望自由的人们提供希望。这正是在那个充满变革与转型期,加速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时候,为全人类开启了一扇窗户,让更多人意识到,只要团结起来,就没有阻挡他们追求梦想之路的事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