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频繁,百姓遭受战乱之苦。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华大地,但他并未像秦始皇那样留名青史。隋朝迅速灭亡,与隋炀帝杨广的治国方式密切相关。他继位后,并没有着眼于治理国政和民生,而是迷信鬼神,信任方士安伽陀的妖言。在《隋书》中记载,当时安伽陀曾对隋炀帝说:“有李氏应为天子”,建议“尽诛海内凡姓李者”。尽管隋炀帝半信半疑,但为了防范威胁,他仍旧下令处死32位无辜的李姓族人。这段历史被视为奇冤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血腥清洗让一个叫做李渊的人幸免于难,他最终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而这其中还有一个人物关联——李浑。他的父亲太师李穆曾获得申国公封号,然而爵位世袭问题让他想出了一套计谋,最终成功继承了申国公爵位。但随后他背弃承诺,不再与宇文述平分收入,这使得宇文述怀恨在心。当宇文述听闻安伽陀预言的事,他趁机指控李浑与另一名李氏成员密谋叛逆,以此作为罪名,将他们抓捕审问,最终处死。

此事件不仅导致了32人无辜死亡,还促使其他同样拥有可能威胁皇权的人,如身兼多职且掌握兵权的另一人—也就是将来的唐高祖——被加以戒备。此事件显示出,在追求个人安全和巩固自身地位时,即便是最高层级的人员,也能因为恐惧而采取极端措施,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帝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