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元年(888年)三月,昭宗即位时,他二十二岁,体貌明粹,饶有英气。然而,他生在乱世,被迫与宦官和藩镇斗争。朱温、李茂贞是两大强臣,他们对皇权虎视眈眈。昭宗励精图治,但无力回天。他被劫后,朱温攻打李茂贞,将凤翔围困个水泄不通。在军事上,朱温占据优势,但未能攻下城池,只好继续围困。

十一月,朱温下令攻城,但双方陷入僵局,最终各自骂对方“劫天子贼”或“夺天子贼”。攻城几日后,无效而转为围困。城内物资耗尽,大雪肆虐,当地百姓死于冻饿,有人甚至出卖自己或动物的肉以求生存。

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昭宗设立了小磨坊,让宫女们亲自磨面,以节省食物。但即便如此,每隔一天他才能享用一次稀粥。此外,还有后妃和皇子因饥饿而牺牲。而李茂贞虽然也面临同样困境,却仍旧秘密向昭宗提供少量肉类,以维持其生命。

最终,在天复三年(903年),由于无法再撑下去,李茂贞通过昭宗与朱温议和,并同意将昭宗作为条件之一。这意味着昭宗不得不成为朱温的手中棋子,最终在次年的八月被杀害,此时他仅38岁。此事件显示了唐朝末年的混乱以及皇帝如何在权力斗争中变得毫无尊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