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游乐皇帝唐穆宗李恒来说,儿子唐敬宗李湛比之更胜一筹。他不仅喜欢游乐,热爱打马球,还是发明“风流箭”专利的荒唐小皇帝。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又是一个比他短命的父亲更短命的皇帝。他是唐穆宗的长子,初时,被封为鄂王,然后被改封为景王。在他的父亲健康状况恶化时,他以太子身份监国。随后,当他的父亲在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是为唐敬宗。第二年,他改年号为“宝历”。可怜的是,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宦官害死了,在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去世,时年十八岁。
大臣们认为,这些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唐敬宗一味沉湎于淫乐游戏,经常不在宫中,这给了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然而,即使大臣们对此有所认识和提醒,但他自己却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继续沉浸于玩乐之中,而且还变本加厉,不断地寻找新的娱乐方式。
除了喜欢打马球和打猎以外, 唐敬宗还有其他一些独特爱好,比如深夜带人到山中捕狐狸,以此来取乐。这项活动在宫中被称作“打夜狐”,但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如果参与者不能按要求配合,就可能受到惩罚。甚至连身边的一些宦官,也因为未能适应这种特殊游戏而遭到了削职或其他惩罚。
然而,这种肆无忌惮的游乐生活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在宝历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初八日辛丑那天,当他带着手下再次出去进行“打夜狐”的时候,再次遇到了悲剧。当晚回宫后,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至醉之后,被这些人趁机害死,最终成为历史上另一个因宦官夺命而逝世的小皇帝。而这段荒谬而悲剧的情形,也成为了历史的一个缩影,让人们反思权力的欲望与责任之间微妙且复杂的人性心理问题。此外,这个故事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些似乎轻率愚蠢却又无法避免宿命般结局的人生,对于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都意味着怎样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