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官员提前退休的制度被称为“告老还乡”,这是一种特殊的退休方式,允许官员因年老多病或身体状况不适而提前返回家乡。这种制度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形成,并在汉朝时期得以发展。在唐朝后期,七十岁成为标准年龄,但对于有贡献的大臣可以延长退休年龄。明清两朝则规定六十岁以上者可申请致仕。
“告老还乡”并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有时候也是为了避免权力斗争或者对个人来说没有更多的动力继续在官场上工作。如晋朝的陶渊明,他主动请辞回家生活田园之美;张翰见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也主动归隐。
此外,有些人由于体弱多病难以承担职务,也会选择“告病还乡”。尽管如此,“告老还乡”并非总能得到皇帝的恩准,有时皇帝会遣人探望疾病并强留在位。但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制度对于人才流出的循环和农村经济文化交流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