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天顺帝,历史上被认为是大元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的本名是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也称为天顺帝。他出生于1320年,在漠北草原晋王府,父亲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母亲是八不罕皇后。1324年,他被册封为皇太子。

在位期间,他的父亲泰定帝曾让人将《帝范》翻译成蒙古文,并命太子阅读,以教育他治国之道。然而,当泰定帝去世后,由于权臣倒剌沙的专权和篡改,他并未及时即位,而是在倒剌沙拥立下,在1328年的九月成为皇帝,改元“天顺”。

这引发了与大都的文宗朝廷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两都之战”。尽管起初双方互有胜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都朝廷逐渐占据了军事上的优势,最终,上都的天顺帝朝廷投降,并且丞相倒剌沙等人也被杀害。

关于阿速吉八的下落,有不同的记载,有说他死于战乱,有说他由齐王月鲁帖木儿所杀。但无论如何,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庙号或谥号,被后世仅以年号称之,为天顺帝,又称元少帝。

清代史学家曾廉对他的评价是:“能守祖宗之法”,但同时批评了他不能像汉武末年的霍光、金日磾那样寻找贤才辅佐,因此导致国家局势动荡。其他史料如《新元史》、《续资治通鉴》、《元史类编》、《蒙兀儿史记》等,对他的统治也有详细记录。

作为一个风云人物,虽然他在位时间短暂,但他的名字和历史事件至今仍然备受关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