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逐渐分为三大部分。这些三个部分分别是:漠西厄鲁特各部,他们居住在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漠北喀尔喀各部,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地区;而“漠南”则指的是蒙古草原东部、大漠以南的一些部落。“漠南”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接壤,对后金进入辽沈地区有重要影响。

为了消除潜在威胁,努尔哈赤逐步征服了“漠南”的各个部落。其中,他最先征服的是科尔沁部。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后,科尔沁部决定通过联姻来结盟,并且撤兵,这样做既避免了内部冲突,也确保了双方的和平共处。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发动对明朝的第一次进攻,而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率领他们的军队加入战斗,为打败明军贡献了一份力量。到了天聪五年,那些来自科尔沁部的人又参与了对大凌河的大规模战役,在那里击败了明将祖大寿。

从这个角度看,当时清朝每位皇帝选择娶蒙古女子作为妻子的行为,都有着共同的情怀——这是一种满蒙联姻,是一种政治上的策略和军事上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血缘联系,更是一个长远战略,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此外,这种婚姻也能够促进两国之间文化交流,有助于实现相互理解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