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锥与石蕴三,同为清末学者,均曾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维新运动中担任重要角色。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们避难于山间,随后参与了唐才常领导的汉口起义,并逃至上海。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入读弘文师范和法政大学,并加入同盟会,以“苍石”自号表示反清之志。

归国后,石蕴三先后担任船山学社社长、湘学会组织者、教务长及中学堂教授。他积极鼓吹学生革命,最终因禹之谟被捕而避居上海。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拒绝出仕,但仍继续撰写著作,如挽联:“鲁仲连,义不帝秦”,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护。

1920年代初期,他受聘为教育部总纂,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著作包括《老学今诠》、《政谈续》、《燕尘录》,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理念。此外,还有《说诗解颐》、《尚书今文通释》等深刻探讨儒家经典与现实意义的作品。

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其著作多次遭到焚毁,无论是在上海还是长沙都无法幸免。他晚年病重时,被湖南省政府聘为顾问,以补贴药费生活。1948年7月,不幸逝世,留下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遗产。